媒體報道

長江學者認為湖北再生稻產量質量均有提升空間

更新時間 :2017-12-08   點擊次數 :2786

長江雲報道 “這個產量完全出乎我的預料 ,一畝地能夠打300公斤就已經很滿足了 。”11月26日 ,孝感市孝南區毛陳鎮同歡村村民段忠橋興奮地對記者說 。經過湖北省農業廳 、華中農業大學 、湖北省農科院專家組現場測產驗收 ,段忠橋在毛陳村種植的300畝再生稻 ,平均實收產量為每畝369.1公斤 。


“雖然這個產量不是湖北再生稻的高產紀錄 ,但是 ,段忠橋試種的這個稻穀品種的整精米率高出其他再生稻的2到3倍 。”長江學者 、“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 、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彭少兵教授告訴記者 。“如果改進生產技術 、合理使用機械 、減少稻樁碾壓 、加強再生稻生長過程中的水肥管理 ,再生稻的畝產量和品質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

再生稻就是頭季水稻收割後 ,利用稻樁重新發苗 、長穗 ,實現稻田一次耕整 、育秧和栽插 ,收獲兩季稻穀 ,具有省工 、省種 、省水 、省肥 、省藥 、省秧田 、省季節的優勢。

2009年以來 ,由華中農業大學牽頭 ,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 、長江學者彭少兵教授和黃見良教授聯合湖北省農科院等相關單位 ,針對再生稻生產的技術瓶頸開展了攻關研究 。

傳統再生稻生產頭季需要人工收割 ,費時費力 ,而頭季采用機收又會出現車輪或履帶碾壓損傷稻茬 ,影響水稻再生芽的生長和再生季的產量 。經過近8年來的研究和在湖北黃岡蘄春 、浠水 ,荊州江陵 、監利 、洪湖 ,荊門沙洋等多地大麵積示範 ,彭少兵 、黃見良團隊在機收再生稻豐產高效栽培技術集成與示範方麵取得了重大進展 。在全程機械化耕種的狀態下 ,黃岡市蘄春縣八裏湖辦事處餘賽大隊種植戶龔新福種植的再生稻田塊 ,現場測產再生季畝產達到了 424.4公斤 。

彭少兵教授認為 ,如果通過改進收割機 ,使頭季機收碾壓麵積 、碾壓程度減少和可控 ,再生稻的產量還有相當大的增長空間 。除了畝產量 ,再生稻的整精米率也是影響再生稻綜合效益的一個重要因素 。

“過去 ,種植農戶一般用秈稻來作再生稻 ,秈稻穀粒細長 ,容易折斷 ,碎米率高 ,經濟效益因此打了折扣 。孝感市孝南區毛陳鎮同歡村村民段忠橋選用秈粳雜交稻作再生稻 ,產出的稻穀比秈稻外形圓潤 ,可以提高再生稻米的整精米率 ,這也是老哥論壇今後需要在試驗示範中重點研究解決的問題 。”彭少兵教授認為 ,用秈粳雜交稻作再生稻可以提高再生稻米的整精米率 、提高再生稻的質量和綜合效益 。

目前 ,用秈粳雜交稻作再生稻還處在試種階段 ,而且秈粳雜交稻穀種要比秈稻穀種貴很多 。在考慮種植成本的前提下 ,彭少兵教授建議普通種植農戶目前可選用常規稻作再生稻 ,隻要栽培管理得當 ,仍然可以取得不錯的效益 。

湖北省中稻麵積常年在1800萬畝 ,可供發展再生稻的耕地資源有400-500萬畝 ,再生稻發展潛力巨大 。近年來 ,湖北省再生稻種植麵積呈現出逐年增加的態勢 ,2017年全省再生稻種植麵積達230萬畝 ,居全國第二位 ,僅此一項就可增產稻穀1.4億斤 ,種植農戶增收10億元以上 。

(湖北廣電壟上頻道記者楊晗 通訊員 華農宣 責任編輯 殷竟成) 

產業體係 種業運營 農業服務
微信公眾平台
027-52237705